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每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記得之前上楊永年教授的課,教授常問我們對一些時事的看法。這些問題通常沒有一定的答案。教授把這些歸納為"社會科學"的範疇。教授總是說答案是"對也不對"。其實主要是要去歸納你對問題的理解(也就是個人經驗所建構的假設),然後引用相關資訊後辯證及檢驗的方式去確認你的理解是否正確。

人類雖然會理性的使用資訊,但是所引用的資訊卻不一定正確。如果引用錯誤,就會造成認知上的誤差。

以天下雜誌的文章"飲料業,比半導體還賺!"一文中提到:
飲料、精密儀器、製藥與生技穩佔最會賺錢的產業前三名,印證了「要賺錢,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的俗諺。受惠於民生需求穩定、中國內需持續成長,飲料一八.九四%、食品產業六.一一%的平均獲利率,都高於半導體與IC設計。

所以他的論點是飲料業的平均獲利率高於半導體與IC設計。
獲利率的公式為:
獲利率 = 淨利/總營收 x 100%

也就是每賣出100元的飲料,平均可以獲利18.94元

但是產業別的經濟規模並不相同,半導體公司可能每個月的總營收高達數億,但飲料公司可能僅有數百萬。所以企業賺錢定義為企業的總獲利的話,可能會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

要是以個人角度來看,公司獲利率高並不見得員工的獲利率高。
在IC設計公司工作和在街口的手搖飲料攤位工作所獲得的薪資也會有很大的差異。